承德市平泉市残联 五举措提升残疾人幸福感获得感
发布日期: 2024-12-16
|
来源:承德市平泉县残联
|
分享:
|
字体:

一是聚焦“精准康复”,提升残疾人康复精准度。精心制定《2024年精准助残服务工程服务实施方案》,成立领导小组,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1485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了精准康复服务,为43名0-6岁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救助,1190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   件,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和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达100%。为314名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(实用技术培训25人、职业技能培训101人、就业188人),完成全年任务的105%。

二是强化“就业帮扶”,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。为了给残疾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,平泉市残联积极整合各方资源,多管齐下搭建就业平台。一方面,深入全市各个企业,掌握企业需求,根据每个残疾人的身体状况、技能特长和就业意愿进行推荐,为企业和残疾人搭建起直接对接的桥梁。另一方面,依托平泉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中心,建立起一套科学、精准的就业帮扶体系。利用手工编织,带领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,不仅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,还实现了就业增收。

三是专岗专设,为残疾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。依据《残疾人保障法》和《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》通知要求,发布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,其中教育部门设置专招残疾人事业编岗位1名,让残疾毕业生享受到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。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各4期,培训140人次,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,促进残疾人及家庭增产增收。

四是筑牢维权保障,铺就残疾人有爱无碍暖心桥。窗口服务坚持“一次性告知”、“最多跑一次”,通过帮办、代办、上门办等措施,为他们提供“零距离”服务,累计服务228人次。扎实推进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,为273名精神、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,缓解家庭照护难问题。按照“因户施策、因需服务、因人而异”的原则制定“一户一策”改造方案,为123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,使他们的出行更加自由,生活更加自主。

五是落实教育资助,托起残疾学生“成才梦”。广泛宣传残疾学生资助政策,建立从学前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的资助体系,实现对我市的在校残疾学生应助尽助,针对各高校录取通知书下达时间比较分散这一情况,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,优化申报程序为101名贫困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家庭子女提供资助,资助金30.1万元。

 

回到顶部
Baidu
map